发信人: jianxing (剑星), 信区: NewExpress
标 题: Re: 这篇文章把为什么不能共存讲透了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Apr 5 13:00:26 2022), 站内
说实在的,我到了现在的年纪已经很少像20多年前那样的“愤青”了,但是看到这篇所谓“把为什么不能共存讲透了”的文章,仍然忍不住要发声驳斥。
文章通篇介绍了科学不能突破伦理的大原则,讲述了纳粹反人类罪行的例子。 这些大原则和例子本身都没有问题,但是文章作者却不具备基本的科学精神和逻辑认知能力。
是的,如果把全面放开疫情管控看做一场大规模实验,那么也许确实不符合《纽伦堡法典》的伦理;但是,现在的严格隔离、封城的做法就不是一场大规模的实验吗?这种实验就符合《纽伦堡法典》的伦理吗?
仍然沿用作者文章中的观点和原则:
上海2500万人每一个人都同意参加这场“严格隔离、封城”的实验了吗?不同意参加的有没有任何途径拒绝参加、退出、获得补偿?
严格隔离、封城会不会带来“发生死亡或残废”的后果?我想我们看到过武汉、西安的例子,当然知道这种做法必然存在着副作用,比如一些需要持续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糖尿病患者、突发心梗患者、预产期准妈妈等,都可能面临着生命危险。那按照作者的逻辑,是不是隔离政策这种实验也“一律不得进行”呢?
作者说“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和有足够能力保护受试者排除哪怕是微之又微的创伤、残废和死亡的可能性”,那么我们已经经历过不止一次的封城了,这些微之又微的损害都被排除了吗?事实上有可能完全排除吗?
我想,按照作者的观点,也不会有任何伦理委员会通过“隔离、封城”这样的实验吧!
那么,回过头来想一想,放开是实验,不好批准;隔离也是实验,同样不好批准;怎么办?
其实,仍然只有一个理性的原则,那就是科学分析哪种策略造成的统计意义上的损害最小!
我们所说的要“科学抗疫”,不是把抗议活动看作大规模实验,因为无论你采取那种政策,都是要对人民负责的!正是因为这样,科学抗疫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分析各种情况的利弊,充分准确统计国外、国内已经有过的各种政策的实行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
盲目的坚持严格隔离和盲目的坚持全面放开一样,都是不负责任、不科学的抗疫行为。
我们今天呼吁科学抗疫,就是要利用科学方法、科学精神认真分析各种抗疫政策的得失利弊,从而得到在已有数据和科学方法下最理想的抗疫策略。
再次呼吁,不要把严格隔离看成天然正确的策略,把全面放开看作天然错误,还是要回到科学防疫的轨道上来。
标 题: Re: 这篇文章把为什么不能共存讲透了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Apr 5 13:00:26 2022), 站内
说实在的,我到了现在的年纪已经很少像20多年前那样的“愤青”了,但是看到这篇所谓“把为什么不能共存讲透了”的文章,仍然忍不住要发声驳斥。
文章通篇介绍了科学不能突破伦理的大原则,讲述了纳粹反人类罪行的例子。 这些大原则和例子本身都没有问题,但是文章作者却不具备基本的科学精神和逻辑认知能力。
是的,如果把全面放开疫情管控看做一场大规模实验,那么也许确实不符合《纽伦堡法典》的伦理;但是,现在的严格隔离、封城的做法就不是一场大规模的实验吗?这种实验就符合《纽伦堡法典》的伦理吗?
仍然沿用作者文章中的观点和原则:
上海2500万人每一个人都同意参加这场“严格隔离、封城”的实验了吗?不同意参加的有没有任何途径拒绝参加、退出、获得补偿?
严格隔离、封城会不会带来“发生死亡或残废”的后果?我想我们看到过武汉、西安的例子,当然知道这种做法必然存在着副作用,比如一些需要持续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糖尿病患者、突发心梗患者、预产期准妈妈等,都可能面临着生命危险。那按照作者的逻辑,是不是隔离政策这种实验也“一律不得进行”呢?
作者说“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和有足够能力保护受试者排除哪怕是微之又微的创伤、残废和死亡的可能性”,那么我们已经经历过不止一次的封城了,这些微之又微的损害都被排除了吗?事实上有可能完全排除吗?
我想,按照作者的观点,也不会有任何伦理委员会通过“隔离、封城”这样的实验吧!
那么,回过头来想一想,放开是实验,不好批准;隔离也是实验,同样不好批准;怎么办?
其实,仍然只有一个理性的原则,那就是科学分析哪种策略造成的统计意义上的损害最小!
我们所说的要“科学抗疫”,不是把抗议活动看作大规模实验,因为无论你采取那种政策,都是要对人民负责的!正是因为这样,科学抗疫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分析各种情况的利弊,充分准确统计国外、国内已经有过的各种政策的实行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
盲目的坚持严格隔离和盲目的坚持全面放开一样,都是不负责任、不科学的抗疫行为。
我们今天呼吁科学抗疫,就是要利用科学方法、科学精神认真分析各种抗疫政策的得失利弊,从而得到在已有数据和科学方法下最理想的抗疫策略。
再次呼吁,不要把严格隔离看成天然正确的策略,把全面放开看作天然错误,还是要回到科学防疫的轨道上来。